访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张明
2008-4-30 19:55:00
访问量:3814220
采访张明,是在一个相对休闲的周末,在他紧挨千佛山的办公室里,张明侃侃而谈,语速极快,偶尔会拿本书或者拿份公司的材料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带着一丝本真和自然。
激情是不能掩饰也是不能压抑的东西,在张明这里表现突出。张明说,嘉华国旅的宣传词就是“美景真情,嘉华旅行”,这是他在睡梦中偶得的佳句。记者笑了:这是一个在睡觉时也忘不了自己事业的人。尽管此刻,张明陷入沉思的脸上流露出一瞬安静和儒雅,但是,谁又能知道,他的沉思不是因为他的旅行社呢,不是为了时时萦绕在他心头的美景真情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张明说,希望自己能用美景真情铺就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美景真情的诱惑
1990年夏,弱冠之年的张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家乡的一所中学做语文老师,偏僻的环境,微薄的工资,尽管有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整日相伴,但是,张明的心还是动摇了。因为几个弟妹的学费要自己考虑,因为每天早上一碗馄饨的消费也颇费思量,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5年的教师生涯,抹掉了最初的理想和单纯,最后,张明一咬牙,离开了三尺讲台。当时,做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扔掉的是铁饭碗,而未来如何,还是一片迷茫。只是,谁能想到,这个懵懂的决定后面,会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和灿烂的天空呢?
张明骨子里是个唯美的人,对旅游有着特别的情怀,再加上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张明离开教师岗位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来到某旅行社打工。尽管是从底层开始做起,但是,张明仍然做得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张明说:“可能是对第一份自己找的工作特别珍惜,也可能是认真就潜伏在我的基因中,反正,从一开始到现在,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
业务做得很棒,收入也有了提高,但是当时整个行业的诚信度不高,而他所追求的是一个讲究公平、公正、诚信的工作环境,就像童话中说的那只刻苦学艺的鸟儿,他要飞出去寻找更加广阔的蓝天。
3年的卧薪尝胆之后,张明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2000年10月份,张明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属于自己的山东新闻旅行社(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前身)挂牌开张了。
创业的艰难让张明不愿意再去回顾,但是,他把自己比喻成了苦行僧,还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是超人。他说,超强度的工作,难以克服的困难,自己咬咬牙都挺了过来,无他,坚持就是胜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耕耘之外的耕耘会有加倍的收获。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而他最善于以苦为乐。其实,最重要的是一个心态问题,比如同样是半杯水,可能有人看到的是杯子一半是空的,但是,张明看到的是那半杯水。
他说,很庆幸自己能从事旅游的事业。大自然是美好的,而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真诚的交往是比大自然更美好的东西。比如,长辈为晚辈报名旅游的舐犊之情;比如,晚辈为长辈报名旅游的拳拳之情;比如,领导为下属报名旅游的关爱之情;比如,通过参团游客之间建立起来的朋友之情……同经济效益相比,
张明更看重的是通过旅游使他们和自己建立起了真情交往的平台,看到了他们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体验自然美景,感受人间真情!这是张明孜孜以求的。
这边风景独好
10年的时间,张明打造了一个“美景真情”的嘉华旅行,一个旗下包括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山东新闻旅行社、山东环球假日旅行社和山东嘉华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组成的集团性旅游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出国旅行、国内考察、会议会展、奖励旅游、文化交流、景区景点开发、包机旅游、主题旅游活动(专业冬、夏令营)等。
天道酬勤。张明也成了山东旅游界的知名人士,集各种荣誉称号于一身:“首届泉城旅游业十大标兵”、2006年度“济南市青年学术带头人”、2007年度“济南市旅游行业十大企业家”和“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时获此两项殊荣者,济南市旅游行业仅此一人)、山东省旅游行业突出贡献人物、曲阜师范大学及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他旗下的山东嘉华文化国际旅行社连续多年被评为“济南十佳旅行社”和“山东省十强诚信旅行社”。2008年初,张明当选为济南市政协委员,成为旅行社行业的唯一代表。
在山东这样一个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张明厚积薄发,迅速打造了一个初具集团规模的企业,而且各项事业均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嘉华的发展,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嘉华现象”。那么,张明凭借什么成就了这种现象呢?嘉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在张明的企业宣传册上,有这样一句话:文化决定品质。
针对这个问题,张明给出了几个词:美景、真情、狼、莲花。
面对记者的一脸不解,张明这样解释,旅行社*什么,自然是*好的旅游景点,在这一点上,嘉华一直不遗余力地探索、打造优美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服务,赋予真情。他说,创新不只是企业的灵魂,更是企业的生命。在做好传统线路的同时,更多的是推陈出新,否则企业就没有生存的价值,“美景真情,嘉华旅行”就是一句空话。这梦中总结出的话语,其实也寄托着张明的一个梦:用美景真情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梦想。
张明这样给记者阐述自己的梦想,在做好国内旅游线路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的旅游市场。几年的时间里,张明的嘉华国旅陆续成为国家5A级黄果树景区、4A级四川蜀南竹海景区、桂林三山两洞景区、韩国沧溟邮轮公司、越南茗花女王号邮轮等数十家知名景区、公司在山东的独家销售推广代理商,实现了国内社向国际社的成功转型。
至于真情,张明说,做事业和做人一样,离不开一个“真”字,对员工的管理要付出真情,自己一直倡导员工的事情无小事,时常提醒自己要*真情打动员工。在对待游客的时候,同样要求自己的员工付出真情,这真情就体现在一点点细节上。比如,在外地住宿的时候,多问句“空调好用吗?”;在旅游须知上不仅注明目的地的温度,还要注明需要怎样增减衣服。可能仅仅是一点的区别,但是,这就是自己的公司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这些细节上绝对不能做表面文章,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温暖客人。张明说,真心交友不一定能找到真朋友,但是,不真心交友,永远交不到真朋友。做事业同样如此。
至于狼和莲花,张明说,这是自己公司的“图腾”。他说,狼和莲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狼代表着野性、团队精神、嗜血和寒天出动,而这些彰显的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一种激情和蓬勃向上的东西,这是公司的生命力所在。而“莲花”代表着“圣洁”和“出淤泥而不染”,这是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是公司的价值所在。
据记者的观察,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点就是张明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说,没有什么比拒绝学习更可怕的事情了。张明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文学方面的、旅游方面的,更多的是管理方面的书籍。张明告诉记者,自己出差整理行李的时候,首先放进行李箱的一定是一本书。
张明说,文化决定品质,不只是一句口号。
无限风光在险峰
“10年后,我的公司营业额要突破20个亿。”张明这样告诉记者。
张明说,这不是吹牛也不是做梦,“20个亿”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近的目标。他说:“人们常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我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应该一切从长远规划出发。一个没有长远战略规划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毫无疑问,他说,旅游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相对富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就成了一个摆上人们案头的课题。山东拥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等众多的旅游资源,再加上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旅游业的未来应该是无比光明的。而旅游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板块之一。所以,如何发挥好资源和优势,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就成了张明日思夜想的问题。
张明说,广东的一家同行企业,已经做到了近二十个亿的营业额,上市工作已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家企业的发展也就是10年左右的时间。他常常思索和对方的差距,发现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个发展思路问题。
张明认为,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面临着行业洗牌,旅游业同样不例外。
张明说,山东旅游要发展,必须打造一个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努力扩大山东旅游的知名度,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打造时尚文化旅游产品;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青岛帆船比赛为新的契机,积极开发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打造山东旅游的品牌。而旅行社的发展更应该整合资源,强势出击。
他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旅行社将面临一个垂直分工体系调整过程,这中间转型为批发商旅行社的将重生,中型旅行社消失,做零售代理的小型旅行社走俏,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轨迹。具体而言,今后国内旅行社将演变为三个层次;极少数旅行社将成为大型批发商,还有一批小型一点的批发商,形成第一层次;另外有一部分专业旅行社及专业领域的批发商,为第二层次;剩下的大约80%以上的旅行社都是零售商,代理零售批发商的旅游产品,构成第三层次。要实现山东旅行社分工体系的优势再造,必须有一批实力强大、控制力非常强的大批发商。他们引导旅行社分工体系发展的方向,是影响旅行社垂直分工体系是否顺畅运转的关键因素。
而自己的目标,张明说,就是占领旅游产业的金字塔,做塔尖上的工作,成为大型批发商旅行社。张明说,自己眼下正运作着一个被称之为“旅行大篷车”的项目,就是积极和山东省十七市的旅行社合作,推进旅游批发的工作,这是自己向批发商旅行社迈的第一步,也是朝着自己的“20亿”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张明走遍了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他说,每当流连在一些美轮美奂的城市和景点的时候,自己就会深深地陶醉,同时也会有很多的感悟,其实,人生真的就像一场旅行,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途中的风景。很庆幸自己正行走在风光无限的旅途中,当然,前方的路还很远,自己的行走也会一直在路上。
(文/吴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