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旅行社三巨头组建营销联盟
![]()
身穿民族服装的导游向市民介绍旅游景点 记者 钱波 摄
近日,重庆旅游界影响力比较大的三块金字招牌——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重庆中旅集团、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简称为“国中青”),联合“重庆自驾”专业自驾车旅游营销联盟以及下属近200家营业网点和500多家境内外优秀旅游供应商,成立了我市最大的旅游营销平台——“金牌国中青”旅游联盟。
“国中青”三家金牌旅行社是我市旅游业中历史最悠久、业绩最辉煌、市场影响力最强大的领军企业。重庆中旅集团董事长刘放称,去年三家旅行社组团人数超过100万人,占整个重庆市场的一半以上。
共享200家网点资源
该联盟的成立,也标志着一家极具市场导向能力、产品设计和推广能力的区域同业金牌联盟出现了。
联盟成立后,将共享很多资源,例如遍布国内外近500家提供优质资源的分供方,共有国内外著名旅游专家教授18人,重庆市各大院校客座教授12人,高级管理人才80多人,多国语种导游500多名,出国领队200多名,台湾游专业领队50多名,和一大批产品策划、设计能力突出的专业旅游人才队伍,共有员工1600多名。此外,还有下属近200家营业网点,遍布主城区繁华地段及周边各个区县,分支机构、驻外办事处遍布各个旅游目的地。
联合采购降低成本
“国中青”三家联手后,目前正在着手联合采购。据悉,联合采购的线路由于采购量大,成本将降低10%左右,市民若走这类联合采购的线路,将享受到比其他旅行社低10%左右的价格。
以海南线路为例,既有常规线路,也有特色线路,如果重庆——海南线路在市场上有十几条线路,而其中有3条是这三家旅行社共同认可的常规线路,那三家就可以对这3条常规线路进行联合采购。重庆中旅总经理廖伟称,以前三家都是独立采购,现在由于采购量更大了,可以向地接要更低的接待费用,或者直接找酒店和航空公司要更低的价格。
个性化越来越突出
如果三家联手采购,是否会导致整个重庆旅游产品市场同质化?重庆中旅方面称,采购只限于三家都感兴趣的产品,至少有40%的产品仍然是各个旅行社各自的特色产品,仍然是各自采购。而且,由于集体采购大规模节约了成本,因此会花更多时间在个性化产品上,重庆旅游市场的个性化会越来越突出。
廖伟介绍说,以近年来兴起的海岛游为例,由于在常规线路上“国中青”三家旅行社的产品几乎一致,在个性化产品上将更加突出特色。以前的海岛游大多是安排了游泳、潜水等项目,现在还在开发新的橡皮艇上钓鱼、海岛上种花、跳热带风情的舞蹈等项目,使度假产品的休闲味道更浓厚。
对小旅行社冲击很大
某旅行社老总称,旅行社之间联合采购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毕竟以前这三家都有各自的地接社,并且与地接社关系很好,都不愿意丢失以前的合作伙伴。几家小社称,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个很大的冲击,单从常规产品来看,如果按照往常的方法做,由于客人量小,采购成本高,根本不是这个联盟的对手。如果因为规模很小不能从量上取胜,他们只有加大马力做细分市场,例如老年市场、自驾游市场等特色市场。记者 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