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财智人物》专访:云南潇湘泛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群
泛亚,通往梦想的铁路(一) ——中央电视台《财智人物》专访:云南潇湘泛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群
卷首语: 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首次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历时十三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成为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13%,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而尽快建立东盟地区高效、紧密的联络网路也显得日趋紧迫。 片花: 解说:他的举动态彰显了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的能力与魄力 李占群:国家经济做不到的,民营企业可以做得到。国家经济在某些方面跟不上的,民营企业可以进行弥补。
解说:他的参与推进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络与发展 李立群:有条件我一定要把铁路、公路都修好,使中国与世界沟通,特别是亚洲的沟通。
解说:他能担时代之大任,敢挽狂澜于既倒。敬请收看本期《财智人物》专访:云南潇湘泛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占群 解说: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而中国,从1876年修建的第一条“吴淞铁路”开始,经过缓慢的发展,一步一步形成了交错纵横中国铁路网。随着2006年7月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中国,已经具备了国际一流的铁路建设水平。 解说:2010年12月,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首次移出欧洲,在北京召开。而筹划了近50年的泛亚铁路,也在本次大会上向世界宣布,“钢铁丝绸之路”的梦想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家以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份获得泛亚铁路中线老挝段投资经营权的李占群和他的云南潇湘泛亚投资有限公司也由此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李占群:我们公司第一阶段计划从磨汀到万象,530公里。/我建这条铁路是从2004年开始的,实际上这条铁路的操作是2009年的签约仪式。计划从2011年5月份开工,到2015年12月2日老挝的国庆节前建成。这样现在先期的勘探基本已经完成了。
解说:泛亚铁路,是统一贯通欧亚大陆的货运铁路网络,最初设想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但是由于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影响,泛亚铁路计划发展的极为缓慢。直到2006年11月《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在韩国釜山正式签署,筹划了近50年的泛亚铁路网计划才最终得以落实。按照协定的规划,不久的将来,4条“钢铁丝绸之路”构成的黄金走廊就可以把欧亚两大洲连为一体,纵横交错的干线和支线将编织起一个巨大的经济合作网络。李占群所投资运营的正式其中重要的一步。 李占群:接触到泛亚铁路的项目是从2004年开始的,当时泛亚铁路是老挝国家和泰国签订的合同,跟泰国合作,泰国他不会做,他要做必须要到中国,让学生去,必须要找中国人,到中国来做。我的朋友他过去都提到过,他的父母大部分都晓得我,他说中国找人,你找哪一个,哪一个,就找到我。找到我,我觉得这个铁路不错,把这个铁路连起来,想修几条,想把东南亚几条铁路联系起来,现在既然这个机会来了,所以我就说可以,我帮泰国人,帮他们联络到中国铁道部,几个方面进行联络,这么联络起来的。
解说:就在李占群帮助朋友联络中国铁道部,来协助泰方承建中国至老挝段的铁路项目时,一个念头涌上了李占群的脑中。 李立群:因为这条铁路原来老挝人是准备跟泰国人修的,但是泰国人没有这个能力来修这个铁路。最后考虑到要修这条铁路也只有靠中国,因为我们中国是铁路大国。铁路修通以后中东关系将会有所改善。我对国家来讲,我还是爱国的人,既然给泰国人打工,那不如我们自己做,没必要跟泰国人合作,泰国他们只是朋友,这边是国家,而且这个铁路只要我们中国修得好,我就没有给泰国人打工,所以我一方面跟泰国人联系,一方面我到老挝方面和他们讲,讲这些事情。
解说:这时候的李占群正是看到了泛亚铁路对于整个东盟地区的合作交流、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解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筹划、建立,东盟国家日益需要建立更加密切与高效的联系,建立联络东盟各国的动脉铁路对整个贸易区的成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李占群:有很大的作用的,国际关系要加强。修好这条铁路,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好处,第一,它起码解决了金三角的问题,一解决了金三角的问题,就解决了……的来源问题,老挝的资源很丰富,我们国家资源很贫乏,我们可以把老挝国家的文明性提高。所以我们国家既然强了,有钱了,我们就有责任要帮助周边的国家。这就是我修这条铁路的一个希望
解说:李占群承建铁路的愿望绝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几年间他奔走于东盟国家之间,游走于各国政府与资本集团,不断地调研、考察,为泛亚铁路计划的最终落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占群:从2004年开始,2004年9月份一直到元旦,就在为这件事奔波,为这件事奔波,我从泰国、缅甸、老挝这几个国家,我走路也走过,骑摩托我也骑过/没有什么动力,我觉得我就是想把它做好,因为毕竟人家对我信任,我不能辜负人家对我的信任,因为说话不能不算话,我不能让人家看不起,所以我要,要改变中国人在东南亚国家方面的形象。我表示了我们中国的形象。因为我相信我有这方面的能力,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相信这件事,很多人帮忙,国家也会帮助。很简单的一件事,也不像他们说的,根本就没有什么事情。所以很多大事情都是在小事当中最容易做做成。就像…事件,我们在谈…我来帮你修,我们早修过这个了。…一句话,你能修?好,其实是一句话的,而且你还不知道我吗?我那个…铁路给你修不好?没有钱我给你找钱,我不要你一分钱把铁路修好,就是这么一句话,当时就来了。
解说,坚定的信念给了李立群无比巨大的动力,但是纵观我国铁路史,无论是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等等无一例外的是由中央部委或地方政府负责建设、运营,对外援建的几条线路也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划部署。对于意义如此巨大的泛亚铁路,李占群出人意料的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参与其中,却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李占群:我本身我跟国家主席和铁道部的方面写了很多信,也给老挝政府领导层提了很多建议.因为一个国家你不能作为团体来给予其他的国家,一旦给予其他的国家在国际上,舆论影响就很大的,舆论影响很大的。所以我给国家最近也写了一个报告,写了报告,叫他们认真地考虑一下。民营企业来操作国外的,比国有的要好一些,要好一些,如果是中国铁道部要求修,中国就要拿出70%的钱来修,70%的钱要拿出,比如说要300亿,中国就要拿出200亿,就得不到回报,如果由民间来修,我从国外集资,从海外集资,从朋友集资,国家不花一分钱就修好了。那么修好了以后,它是我们中国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所以民营企业进去,而且民营企业国外接受得了。
解说:面对很多人对民营企业参与跨境铁路投资建设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出的质疑,李占群却始终坚信当代的中国民营资本有能力、更有责任参与到泛亚铁路项目,为推动我国乃至东盟地区的大发展尽一份力。 李占群:我们国家的经济对于民企的发展作为是不容忽视的。有些国民企业,国家经济做不到的,民营企业可以做得到。国家经济在某些方面跟不上的,民营企业可以进行弥补。民营企业的投资来得比较自由,比较快、比较稳固、比较结固。因为民营企业不受他很多方面的限制,不存在资金的性质问题,民营资金认为可以投了,那么就投。显得很自由。
解说:潇湘公司不仅作为纽带,实现了中国、老挝双方合作修建泛亚铁路的计划,更开创了铁路融资的新方案,中国民营资本首次在世界面前展现出自己的强大实力与责任感。 李占群:政府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首先来讲政府把那个给了潇湘泛亚投资公司,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发挥的平台。同时我们在某些方面请求国家,国家都是表示支持、理解。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融洽结合起来了。使国家看到了国有企业的力量,也看到了民营企业的力量。如果国家的发展是要公私兼营的,只靠国营的,很多项目做不到,只靠民营的起不了多大作用。就是国营和民营必须同时兼顾才能够使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所体现。
解说:在两国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下,李占群终于取得了中国至老挝段的投资经营权。潇湘泛亚所承建的这段铁路,从云南西双版纳磨憨口岸出境至老挝首都万象,共涉及53座桥梁,43个隧道,,预计工期为五年,总投资达到400多亿人民币。 李占群:我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于是我到处找朋友,我到处找朋友,就集资,很多朋友都答应了,愿意拿资金来。风险肯定是有的,主要的风险都在人为当中,……在风险面前,你考虑到怎么克服困难是没有风险的。
解说:一直以来,泛亚铁路庞大的预算数字令很多财力有限的东盟国家望而却步,建设资金成为泛亚铁路计划50年来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此时,巨大的数目也让李占群费尽了脑汁。 李占群:困难也有,反正我没把困难当作困难,因为朋友多,大路条条,而且修铁路这件事情是好事。张三不愿意修,李四总会愿意修的,这个不修,那个修。所以我的朋友集资第一个,我所找的朋友,过去大部分是我帮助过他们的,我帮助过他们,你比如说泰国有一个朋友,他愿意拿出50亿人民币来修了铁路,为什么呢?因为当年他起家,我给了他五万欧元,我从台湾回来,我给了他五万欧元,给了他橡胶,他现在橡胶成了泰国的唯一的橡胶大王。所以我说他,你不拿钱出来是不行的,我不叫他修,他都愿意拿钱来,他来修,我给你五十亿。所以我修这个铁路,即使我没有钱,我也信心十足,我不怕没有钱,原因就在这里。就是靠个人的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资源。困难也有,反正我没把困难当作困难,因为朋友多,大路条条,而且修铁路这件事情是好事。张三不愿意修,李四总会愿意修的,这个不修,那个修。
解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很多东盟国家的民间资本纷纷参与投资,加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给老挝的部分援建资金和中国政府对老挝的援助款项,泛亚铁路中国至老挝段的启动资金已经全部到位。这次,李占群向那些对民营资本投资跨境铁路的质疑给予了最有力的回击。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李占群:有了资金以后,还有银行联网的问题,因为老挝用的是老挝币,中国使的是人民币,两国币种不同,必须要联网,不联网,我们的钱进去以后出不来,所以我就跑中国银监,跑北京,跑老挝,天天跑,让两国银行联网。我们修这条铁路,既要考虑到利益问题,又要考虑到国际关系的问题,还要考虑到老挝能不能接受得了的问题。我们修这条铁路不是一般的,要进去的人员,要民工几万人,在这个当中……四五年的时间,老挝在……那个地方,一天。再还建了医院,保证铁路工人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因为到老挝去,毕竟是另外一个国家,语言方面很多不通,而且老挝的医疗水平也比不上我们,我把人带出去了,我一定要把他们高高兴兴带出去,平平安安带回来,所以另外建了医院,一直在跑这些事情,现在跑了以后,基本跑顺了。
解说:对于跨境铁路这样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地域跨度广的项目,很多企业都不敢轻举妄动,潇湘泛亚却一马当先的挑起了投资承建的重担。当外界想探寻是什么样的商业思维给了李占群这样的魄力时,他又一次让人们大跌眼镜。 李占群:首先来讲,我们投资泛亚铁路第一个根本观点就不在于要赚多少钱,而在于要这把条铁路修好,为子孙后代造福。因为这个思想就可以投资了,这个投资以后铁路得运营,资源的丰富,都有一点的好处。所以就愿意投资。要考虑他的回报,这个铁路就修不起来,因为老挝这个铁路,修铁路是不会赚钱的,修铁路是不会赚钱的。这种在修铁路当中,改善当地人的生活,达到两国的关系的友好才是回报。你说经济上的回报,那这条铁路是不能修的。我们修起了铁路,提高老挝的文明程度,使老挝跟着我们享福,这是一个,提高我们中国人的良好形象。所以我们国家要么就不强大,要么就不富裕,要强大、要富裕就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穷国,帮助他们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路。
解说:不求回报的融资举动缘于李占群心中浓郁的爱国情怀,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经济合作,在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都受到了拥戴,为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外交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成为潇湘泛亚能成功承建泛亚铁路中国至老挝段的关键因素之一。 李占群:我公司完全要考虑利益的话这个公司不可能成立,公司最好,公司的最大的目的要做福利事业,要得到国家的认可,要得到人民的认可这个公司才能长久.祖国就是母亲,我过去在国外,说中国人他们很看不起,我说我永远都是中国人,不管你看得起看不起我都是中国人。我们在六十年代出国的人很多人把自己说成是日本人。我从来没说过我是别的国家的人,我就是中国人。我曾经在国外学习过,我说中国,你们也是了解的。中国的国内没有外国军队,没有外国的人在那里横行霸道。所以我一直在讲,我就是中国人。
解说: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没有世俗的欲望。李占群的心中始终坚持着单纯的理想——一个中国人在为中国做事。 李占群:我这一辈子做事,我做什么都是…就是我也赚了很多钱,我年轻时代,我一直在跟台湾做木材生意。十万立方,我得到的钱就是五千万美元,五千万美元我自己花的呢还不到十万美元。我在台湾过去两岸,给海外很多,我不晓得几次了,我怎么困难,但是…我都…因为做人这样,必须要把良心放在第一位。否则的话你什么事都做不起来.有力量来做这件事,钱是赚不完的,钱多了很有负担。人要不负担,赚钱就要做点好事。那么赚钱的方法也有了,钱的去路就是要为人民做点好事,这是钱的去路,如果拿钱想到自己,很快公司就会垮掉的。经历不存在最好和最辛苦的,我觉得不存在这些事情,经历我有点经历,我才有今天感觉幸福生活,我现在最羡慕是可以不求人,他每天说给你找个秘书,我不需要,要写我不需要那些人来写,我都可以自己来的。
解说:泛亚铁路计划的正式启动,把整个东盟地区的自由贸易发展推进到了全新的时代,也为李占群的人生理想掀开了新的一页。 李占群(中国访谈采访):第一个我一定要把这个铁路修好,第二个在这些国家当中我们一定要开发汉语学习。要使我们的汉语在东南亚行得通。第三个希望铁路修通以后毒品灭绝,不要再有毒品出现。这是我最大的努力方向。所以金三角修铁路的关键就是泰国、缅甸、老挝,就是金三角这个地方。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这个地方的现状。给子孙们的就是看见这条铁路在这条路上奔跑,才能让这条铁路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永远地奔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