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公司组织我们到毛主席的故乡参观旅游,上午9点钟左右,旅游车终于驶入我们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韶山。在旅游车慢慢地开往韶山冲的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当地的导游向我们介绍公路两旁的景色,以及韶山冲的变化,述说毛泽东当年是怎样走出韶山冲并走向革命道路的。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被韶山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深深地吸引住了。
首先我们来到铜像广场。广场的入口处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刻着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八个字。通往铜像广场的大道两旁分别立着六块巨大的石头,每块巨石上都雕刻有一首毛泽东的诗词,据说每块巨石各代表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中逝去的每位亲人。进入广场,一尊高大的青铜制伟人毛泽东铜像屹立在广场的台阶上,广场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毛泽东铜像雕塑,身着中山装的,手握书卷,面带笑容,神采奕奕。我们在毛泽东铜像前敬献了花篮,鞠躬敬礼,缅怀毛泽东光辉伟大一生。
来到毛泽东的故居,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泥砖的平房。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前门有一个大池塘,背依青山。看到这,我想到了余工上课时跟我们说的,前塘后山,负阴抱阳之地是风水最好的地方。特训营当时的选址也是依据了这条风水原理,所以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英。大家排队依次进入房内参观,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可以说人人都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渴望在此寻觅伟人的踪迹。离故居不远处是一片油菜田,这时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给韶山增添了不少美景。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滴水洞。由门入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左边的谷深幽幽,茂林修竹,好一个隐秘之所。路右边的石壁上,有叶剑英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字,让人深怀敬意。一路前行,绿水清山,小溪潺潺,抬眼望去,层层竹林在山风中簌簌作响。拾阶而上,看见了滴水洞一号楼,这是毛泽东同志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是按照中南海的格局修建的。看着毛泽东卧室、书房、会议室的朴素和在当今看来十分简陋的陈设,尤其是那件打满补丁的睡衣,心中无不存有一份感动。参观完一号楼,为了沾沾灵气,我和几位同事徒步攀登上了风水宝地虎歇坪——毛氏祖坟,那里葬有毛泽东的爷爷、奶奶、曾爷爷、曾奶奶,相传不管下多大的雨这里都是不湿的,真是一块难得的宝地,传说是风水先生看过的。1932年至1949年蒋介石曾派特务三次来掘毛氏祖坟,因当地百姓的保护而均未得逞,听导游是这么讲解的。
短短的一天韶山游结束了。下午五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回来的路上,我们唱着《星艺人》,想到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毛泽东那一代伟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心中敬佩万分。作为星艺人,我们也应该学习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