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两会期间,黄山市委常委、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程迎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访谈中,程迎峰对黄山旅游的发展态势、旅游行业的当前形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现对访谈的要点做一盘点,以餮网友。
要点1:虽然今年可能是旅游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雪后黄山”, 反而“分外妖娆”
记者:面对金融危机,您做了哪些思考?黄山做了哪些应对准备?
程迎峰: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可能是旅游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旅游行业其实是个敏感性和脆弱性很强的行业。黄山在历经众多次危机后,已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在每次遭遇自然灾害冲击后,我们都基本上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对形势作出分析和判断,迅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启动市场、恢复市场。
比如去年针对雪灾,导致了旅行社退团261个,1月13日—2月2日,接待旅客同比减少6700多人,减幅达28%,为多年来最低点。我们一方面开展抗灾抢险,一方面迅速组织营销人员贴近“长三角”等主要客源市场进行直接促销,在中央和一些省级主流媒体集中展开以“雪后黄山、分外妖娆”为主题的宣传促销活动,迅速出台优惠政策刺激市场,让利旅行商,来促进旅游市场的复苏。而针对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我们也及时组织了“夏季黄山、避暑胜地”等主题的优势宣传,以应对市场的下滑。
今年,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促销方式:远近结合、以近为主;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统分结合、以统为主。以近为主,是指主要针对“长三角”等地区;以内为主,是指由国外转向国内;以统为主,是指集中营销力量、营销资金主攻重点市场,在市场营销上攥紧拳头、重点出击。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在元旦之后就在国内市场营销采取了多项措施,重点围绕周边市场,举办了“安徽人游黄山,黄山人游黄山”活动,对黄山市民、皖籍游客、学生、航空游客、三八期间女性游客等市场的游客给予一定的优惠,并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主要客源地市场组织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旅游促销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工作的力度,以开展主题活动为抓手,在继续推进“安徽人游黄山”活动的同时,还将组织开展“生态黄山、体验之旅”大型自驾游、百辆大巴游黄山、珠三角百家门店推黄山、沿着伟人足迹游黄山、世博与黄山同行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加大对黄山旅游产品促销力度,力争在旅游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实现旅游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要点2:除“危”抓“机”,今年要办成几件困难很大的事
记者:金融危机“危”中有“机”,黄山是如何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的?
程迎峰:去年10月份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利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居民最终消费能力,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明确地把旅游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这对于不利环境中的旅游业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对于黄山来说,在今年这样一个形势非常复杂的特殊年份,抢抓机遇显得尤为重要。去年10月份起,中央就已经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推出了一个扩大内需的巨大蛋糕,也就是在未来两年内完成4万亿元投资,全国各地随之掀起了一场“抢机遇、上项目”的热潮。我们黄山风景区正处在跨越式发展临界点上,迫切需要这样一次机遇。面对这一机遇,我们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对上争取的力度,努力争取一些平常难以争取的资金和项目,力争办成几件平常难以办成的事情。今年我们将组织实施 “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包括开发西部景区、建设大型停车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综合改造等,总投入约在10亿元左右。
西部景区是黄山的精华所在。西部景区是指黄山西大门钓桥景区,是黄山风景区内自然资源保存最完整的景区之一,拥有黄山最著名的峡谷景观西海大峡谷。钓桥景区内峰林地貌独特,山峰险峻雄峙。且历史悠久,除了古道、古桥、古寺庙等人文建筑遗迹外,还留有不少文化遗迹。
近两年,西部景区正在着力改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去年《钓桥景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投入近4000万元,全长近4公里的小岭脚至钓桥庵的旅游公路和全长约2公里的三溪口至西海大峡谷谷底的游览步道也相继建成。西部景区的地形是一个大大的U字型,游客徒步游览,体力耗费很大。打开黄山的西大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代步工具的问题。
此外,黄山“停车难”是我们今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近两年,随着徽杭、合铜黄、黄塔桃三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黄山外围大交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来黄山的“自驾游”明显增多,“停车难”的问题越发凸显。为了解决停车场的问题,我们在节假日、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时段,要求所有景区工作人员不得在景区内停车,办公区的停车位在旺季也都让给了游客。但是,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单日旅客量达到3万7千多人,却仍然有数千人由于无处停车,无奈而去。
为此,今年我们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的重点,决定今年分别在汤口和北大门再修建两座停车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要点3:黄山启用高科技管理调度平台,几年未发生刑事案
记者:据我们了解,黄山的保护管理工作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程迎峰: 黄山是我国第一个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桂冠的著名风景名胜区,既是世界遗产地,又是风景名胜区,如何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实现双赢,确实是我们长期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处理“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我们一直坚守一个理念,那就是“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始终将保护摆在了首要的位置。近年来,我们在保护管理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不少工作机制、工作措施,在全国同类景区中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比如热点景区封闭轮休、高山防火水网、古树名木“一树一人”和“一树一策”、迎客松24小时专人守护、全山污水统管达标排放、大宗棉织品挑运下山洗涤等等。
黄山在保护管理上的最大亮点,我认为是近几年建设的“黄山风景区保护与管理指挥调度中心”。我们这套系统科技含量比较高,目前在全国同类景区中应该算得上是一流的,是我们黄山风景区所有管理和调度于一体的最大平台,在资源保护和旅游管理特别是旅游高峰时段的调度管理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这个中心目前已经建成了视频监控、电子门禁等十三个系统。所有游客集中点和集散地都由270度旋转的摄像头实时管理,所有管理人员和车辆配置GPS定位系统,通过给监控对象配备手机或车台,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游客遇险,通过呼救总台,将在最短时间内被营救。
每天上山的游客数量、车辆数量也都可以被实时掌控。针对每天不同的游客量,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中心还设计了不同等级的应对预案。
这套管理系统还拥有森防监控及报警、水电调度管理、门户信息发布管理、电子政务管理、 酒店 经营管理、公安接处警等众多功能,特别是这个系统对于游客的保护管理作用非常明显,近几年来,黄山风景区大门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周边地区各类案件的数量也持续下降。
要点4:黄山是中国精品,也是世界精品,必须加快推向世界
记者:黄山是一个以山岳风光为主的景区,请问黄山在开拓旅游新业态、挖掘黄山人文情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程迎峰:1990年12月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为了使黄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发展观光游外,还将发展旅游新业态在继续保持传统观光游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境外消费群体,加大旅游产品创新力度,高标准开发西海大峡谷、黄山东大门和温泉景区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游、休闲游、探险游、科考游,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
比如:黄山温泉名列“黄山五绝”,小平同志曾为之题写“天下名泉”,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而且近年来“温泉”旅游在国际上也越来越热。为了丰富黄山的旅游业态,近年来我们实施了总投资5亿多元温泉景区综合开发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已于今年春节前向广大游客开放。
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黄山地质博物馆历时9个月于去年建成。含有先进的声、光、电展示平台,是黄山世界遗产和地质公园的重要科普教育阵地和地学研究中心。黄山地质博物馆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里面还包括 “黄山画派”专门展厅。
黄山佳龙土特产有限公司作为黄山风景区在旅游新业态上的拓展,其生产的“龙湾”茶干已经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使“休宁五香茶干”这一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要点5:“一业兴、百业兴”,扩大内需应对危机旅游业具有独特作用
记者:作为一名来自旅游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您对当前旅游发展有哪些具体建议?
程迎峰:作为一名来自旅游行业的代表,我自然十分关注旅游经济方面的事情。因为旅游消费是恢复能力强的消费,是关联作用大的消费。旅游业‘一业兴、百业兴’,对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独特的作用。历史经验证明,全球每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带动经济回暖的都是旅游、休闲、培训、教育等服务产业。
建议国家将发展旅游产业列入产业振兴的范畴,大力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因为旅游消费是恢复能力强的消费,是关联作用大的消费。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对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独特的作用。历史经验证明,全球每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带动经济回暖的都是旅游、休闲、培训、教育等服务产业。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最先复苏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发展旅游消费的重要决策,但目前还没有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鼓励政策,建议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刺激旅游消费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一、全面启动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目前,国家旅游局在广东等省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这一计划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启动推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行业、部门先试先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季”和“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大力推动社会各阶层休闲旅游,真正把国家通过旅游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现在一年只有春节、国庆两个黄金周,其时间跨度长达八九个月,而且春节黄金周人们外出旅游还未形成时尚,劳动者在这个相当漫长的时期内辛勤劳动却得不到系统的休息和恢复。恢复“五一”黄金周,既使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又可以刺激旅游等消费,拉动内需。建议从2010年起,在保留现有节假日的基础上恢复实行“五一”黄金周七天休假制度,实现上、下半年各有一个黄金周的均衡假日休息制度。
三、尽快出台鼓励旅游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刺激旅游消费的一揽子优惠政策。比如,总结南京、杭州等地经验,鼓励发放旅游消费券;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奖励旅游、福利旅游;国家实行景点游览权政府采购,扩大政府转移支付的范围与力度,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景点进行游览权政府采购,然后派发给社会弱势群体和大、中、小学生。此外,要加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执法检查力度,使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切实落到实处,等等。
四、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最近,国家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石化业、纺织业、轻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物流业),这一举措对于有效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我们感到,旅游产业作为一门牵动性强、覆盖面广的产业,国家也应该像上述十大产业那样,制定一个国家层面的产业扶持规划。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大对旅游行业的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在国家四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中,应当安排一定的项目、资金投向旅游行业,比如支持重点旅游景区按照国际标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生态环保设施等等,努力使中国旅游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优化旅游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中国旅游产业递进到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人民网记者 杨菲采访整理)
文章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