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大沙漠、大氧吧……伴着夏日来临,壮美内蒙古不断“刷屏”全国。内蒙古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推动旅游业复苏、升温。在这个最美的季节,内蒙古敞开热情的怀抱,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为助推首府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呼和浩特市结合实际,积极整合文旅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5月19日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景区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呼和浩特分会场系列活动暨第二届呼和浩特旅游发展大会;5月28日,2022内蒙古和林格尔第十三届芍药文化旅游节在和林格尔县南山旅游景区正式开幕;6月18日晚,2022年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盛大启幕;7月23日晚,“2022老牛湾黄河之夏嘉年华”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开幕,期间,老牛湾黄河大峡谷自驾车营地同期举办老牛湾河岸星空露营节。“草原真的太美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还有那成片的油菜花海的黄,五彩呼伦贝尔真是名不虚传啊!”第一次来呼伦贝尔旅游的南京游客刘女士不禁连连赞叹。这几天,来自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的大批游客走进大兴安岭林海、穿越呼伦贝尔草原,在河边戏水避暑、在草原徜徉休闲,沉浸在清凉的夏天里。
草原音乐文化节是地处陈巴尔虎旗草原深处的白音盟古乐旅游景区的特色项目,自7月初开幕后,景区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2022年,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策划了游憩自然、游牧心灵、游历人生的文旅发展主题,打造“穿越水云间”大美呼伦贝尔轻奢体验之旅等14条夏季精品线路吸引游客。目前,呼伦贝尔机场共开通43条航线,通航38座城市,日均吞吐量8000人左右。进入7月以来,兴安盟各地景区游客量与日俱增。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兰浩特市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科右中旗翰嘎利湖、扎赉特旗好力保稻谷景区、突泉县明星湖旅游度假区、科右前旗乌兰毛都大草原等景区,到处是前来避暑度假的游客;道路上,全国各地牌照的私家车随处可见。今年,兴安盟从改善硬件条件、丰富产品业态、出台刺激政策、转变营销策略、营造市场氛围等方面入手,千方百计推动加快旅游业的回暖复苏。各地举办的文旅、节庆活动也进一步加速了兴安盟旅游市场的升温。仅6月份就接待国内游客109.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4亿元。致力于推进“双子星座”协同发展的通辽市,5月份组织人员赴赤峰市考察学习文旅产业发展建设情况,并建立通辽、赤峰两地常态化文旅交流合作机制,依托两地文旅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在产业升级方面互促共进、在公共服务方面互通互享。
今年通辽市依托全市文旅资源优势,串点成线,连线连片,资源整合,打造历史文化教育游、民俗节庆体验游、红色文化研学游、沙漠风情探险游、山地草原观光游、乡村旅游休闲游6大主题品牌线路,积极发展近郊游、生态休闲游、乡村民俗游等,举办各种形式的文旅节庆活动15项,激发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大巴带着游客回来啦!7月20日11时,在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从3辆大巴上陆续走下的近百名游客中,不少是学生和适龄儿童。今年赤峰市文旅行业积极行动,针对暑期特点,开展“青青草原迎宾客 避暑纳凉景宜人”为主题的80余场主题活动,推出纳凉避暑、戏水冲浪、乐园狂欢、研学修身、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政策。
盛夏,随着草原进入旅游旺季,以及疫情形势的好转,同时叠加一系列刺激旅游政策的实施,赤峰市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截至目前,赤峰已开发旅游景区近百家,国家A级景区48家。全市直接从事旅游业近10万人,间接就业超2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吸纳社会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连日来,随着2022正蓝旗金莲川赏花节在元上都遗址景区盛装开幕,锡林郭勒草原迎来大批区内外游客,进入入夏以来的又一个旅游高峰期。“锡林郭勒草原不仅风景唯美、美食可口,这里的人们也热情好客,这真是一次难忘的草原之旅。”首次来草原体验金莲川赏花节的河北省秦皇岛游客杨雅君说。今年,锡林郭勒盟以“中国旅游日”活动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主题,陆续推出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锡林郭勒环湖访古探秘之旅、草原生态之旅、抗战红色之旅、金莲川赏花之旅等众多精品旅游路线,为广大游客畅游锡林郭勒草原提供了全新的旅游服务。7月2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和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感悟中华文化·畅游祖国北疆”之万里茶道主题系列活动启动后,乌兰察布市以“周末休闲游,避暑好去处”为主题,草原避暑康养旅游季、“乌兰美”文化美食季、全市文艺展演、机车嘉年华、集宁区消夏文化旅游季、隆盛庄文化遗产展示暨月饼文化季、察右前旗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季等系列活动相继拉开帷幕。
7月以来,乌兰察布市累计接待游客58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