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刘丽荣获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后,一时成为全中国的焦点,在政府网站和县电视台的记者走进厦门采访刘丽的过程中,听到了来自厦门各个阶层对刘丽获奖后的评论,其中有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公益同行,以及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的大学生们和厦门的普通市民。他们的声音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刘丽,以及对刘丽那种大爱精神的理解,就让我们洗耳恭听,走进厦门人眼中的刘丽。
在走进厦门专访刘丽的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来自厦门大学的郑启五院长和集美大学的巨东红教授两位著名学者,他们分别从刘丽身上体现的大爱善举以及外来农民工创造的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人物专访】巨东红:女,福建集美大学副教授。
巨教授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刘丽在参加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时,厦门很多市民都在观看,当我看到刘丽获得感动人物的时候,我当时就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四个字:众望所归,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在之前,我与刘丽没有见过面,但一直都有联系,刘丽是一位很朴实的洗脚妹,就像我们感动中国人物推举委员会其中的一位委员对她的评语:刘丽是都市里的蒲公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她把爱像种子一样撒到我们城市间、中国大地上,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这份爱,所以我们在这几年关注刘丽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深的感触,特别是今年表现的更明显了,原来是她一个人在努力,但是她现在已经学会带领一群人了,在厦门做的是一项团队的公益事业,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进步,也代表着一个中国未来的方向,我也希望刘丽把她经营的原乡人会所开的更好,也把这种公益的思想或者这种精神带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公益事业中来。”
巨教授在谈到刘丽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给厦门这个城市创造的价值话题时说:“刘丽是我们外来工的一位非常好的杰出代表,她身上的自强自尊值得每一位外来务工者学习,而且刘丽在城市里能够主动融入,体现了艰苦创业、不畏艰辛的这样一种精神,因为很多外来务工者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心里都有一种感觉这个城市的人在排斥我,那么我也会排斥城市人,那么我想呢,城市的越发展,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我们对于更多的外出务工人是采取敞开胸怀去接纳他们的,刘丽就非常好的看到这一点,她值得大家学习的就是主动融入,觉得我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所以我们厦门有一句标语,我希望能够成为大家的一个信念,是什么呢?那就是只要你来到厦门,你就是厦门的一份子,一位厦门人,厦门的文明靠大家,厦门的物质生活靠大家,那么你来到这里也要融入进来,你要去努力地奋斗,然后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厦门就会接纳你,中国的很多城市也会接纳大家,这样的融入,就可以你感觉外出务工人员与城市人员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你是有价值的、有尊严的。我知道刘丽是一位朴实的姑娘,我们说她反映出来的是朴素的这种精神,我去努力的用我的双手去创造我的幸福,她的愿望里有帮助贫困的孩子,也有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一点,非常的好,这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的外出务工人员也应该向刘丽一样,她不仅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她也要为我们城市的精神文明做一份努力,就像刘丽这种自强的努力创业的,然后用自己的爱心影响他人的一种精神层面状态,非常值得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因为人的需要不仅有生存的需要,不仅有物质的需要,其实我们更有精神的需要,我们更要有自我实现,刘丽在我们这个城市中,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且沿着她的目标不断前进,所以她不仅在帮助别人,帮助了别人的同时她也在帮助自己,也在不断地帮助自己不断的成长,所以我觉得在精神方面呢,她的朴实就影响了很多人,她的爱心影响了更多的人,她为我们中国特别是为了我们厦门的公益事业发展出了很大的力,我们厦门的人民也在感谢她。”
巨教授最后谈到了刘丽的爱心助学:“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有善心,很多人有善心但是不会成为善举,我觉得刘丽特别称赞的一点就是她有善心而且把这个心意化为她的实际行动,成为善举,我知道刘丽是安徽颍上一位农村女孩,她从小自己没有读多少书,但是她对知识有着无限的向往,也就激发她在以后当她有了收入的时候,会把这种愿望转化为行动,我们看到实际她的收入,一定要拿出一部分来捐助给这些贫困的孩子帮助他们读书,甚至她想看到让他们读大学,成为医生,成为教师,去实现她没有实现的一个心愿,再来呢,她来到厦门以后,其实厦门有着公益或者慈善事业非常好的基础,在我们20多个注册的没有注册的组织里面刘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分子,我们看到当初她是一个人在战斗,慢慢的她发现有很多同行者,这也促使她更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情,能够坚持着,很多人认为她是有目的的,想达到个人目的,因为有了周围朋友的支持,坚定了她的信心,我想在厦门这条路她会越走越好,她能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帮助更多的孩子,帮助需要更多帮助的人,让爱心成为一种洪流,使她的善举成为一种洪流,这样呢,在她的成长的过程中,她的成长环境,厦门的环境对她共同的影响,再加上中国这个大的环境,我们的爱心、我们的幸福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刘丽的这种行动得到的认可度就会越来越高,她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就是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对于善,对于善举我们是非常的接受,我们这个时代呼唤这种精神。”
【人物专访】郑启五:男,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
说明来意,郑院长很很欣然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郑院长也从不同角度精辟阐述了刘丽的大爱精神以及农民工精神,他说:“厦门这些年发展的很快,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在厦门这30年的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也包括刘丽,这大量的农民工在厦门做出这么大贡献,也使我们对这些农民有了新的认识,本来我们厦门人对安徽人不是太了解,通过刘丽可以说让我们认识了勤劳质朴的安徽人民,刘丽也用她的勤劳与善良为厦门做出了积极贡献,听说到刘丽的事迹后,我们特别感慨,很多厦门人都要问是不是阜阳人都特别善良,这么说吧,刘丽跟我们很近,安徽跟我们也很近了。刘丽能荣获感动中国人物,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说明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善良的民族,尽管这些年经济的发展,人心的不古,这样那样的说法,而刘丽用她的善良向社会说明一个道理,人心是向善的,同时对我们这个大学也提出了一个拷问:刘丽跟我说没有读完初一就缀学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丽应该是我们这个大学的大学生导师,她是善良行为的导师,我们现在这个道德教育、政治教育要不是非要用惊天地泣鬼神这样的人物才能打动人们的心灵呢,我想像刘丽这样的小人物,是不是她善良的举止这种行为离我们反而会更近一点,更可亲可敬一点,更可信一点,更能触摸我们的心灵,那一颗有温度的、善良的那个地方会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起来。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什么叫和谐社会,我自己也在思考,刘丽这个事迹出现以后,我觉得和谐的基础就是善良,假如我们人人都与人为善,假如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假如通过刘丽这个例子,把我们每一个人已经有的或者潜在的善良意识都奉献出来的话,这个社会是不是更加和谐,我想是的。今天能够看到刘丽家乡来的记者,感觉特别的亲切,真的感谢安徽人民给厦门人民送来这样一位善良的天使。她是这么平凡,她又是这么的美丽,美丽不仅在她的表面,更在她的心灵里。”
郑院长在和我们交谈时,一直是兴致高涨,他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去深思,他说:“刘丽首先是以她的勤劳,农民工的朴实来做出她一个人微小的贡献,但她不仅仅是这样,她用她一颗善良的心,支助了很多穷困的学生,刘丽本身就很贫穷,但是她还有这样的爱心去支助别人,这里就规范为一颗少女善良的心,我觉得善良在这个社会上是很重要的,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是很善良,为什么刘丽能叫人感动呢,打动十亿人民心灵的一个重要的理由。人们常常呼唤英雄,是不是非要惊天地泣鬼神,做出气壮山河的事才是英雄,是不是用一些平凡的事例,平凡的爱心的表现他是不是英雄,我觉得英雄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刘丽的行为也对我们的大学课有一个反思,我们的政治教育课一定要那么夸夸其谈,一定要用那么多大道理,大英雄来进行灌输,是不是可以用刘丽这样的小人物成为我们大学生善良的导师,让每一位大学生都很善良,一心向善,与人为善,与同学为善,与社会为善,以这个善良的出发点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里看,刘丽是不是离我们大学生更近一点,更亲切一点,更可信一点。颍上这个地方对于厦门人来说是陌生的,通过这么的多年来农民工到这个城市打工,特别是颍上的农民工出现一个刘丽这样的特殊的代表,引起了各行各业,包括我们大学老师更深的思考,也就是说农民工在参与这个城市的过程中,不但对城市的物质文明做出了贡献,同时对城市的精神文明也做出了贡献,这一点是没有考虑周到,考虑周全的,刘丽用她这种朴实善良的行为,为厦门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出色的贡献。这份答卷是发人深省的,作为厦门这个城市,在肯定农民工贡献的同时,如何善待农民工,如何把他们看成是厦门这个城市的一份子,这点我们做的够不够,这要问问厦门的良心。应该说现在大家都在疯狂的追求金钱,刘丽也在追求,但是她能以一种坦荡的心态,一种恬淡心态对待金钱,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刘丽这样,那么刘丽也是幸福的,因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为什么刘丽同学心理这么健康,她心理健康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很多大学生,为什么,她一方面单纯,一方面她有爱心,一方面她善良,她以善良的心去揣度所有的人心,所以她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尽管虽然有很多贫穷,但是到处都充满着阳光。说到阳光,不是说你会笑,你会跳,你会唱,虽然她不是太多的笑容,不是太多的高歌,但是我一直觉得她是个阳光的孩子,一个善良的人总是与阳光抱在一起的,所以如果多看一些善的一面,多看一些阳光的一面,我们这个社会都能向刘丽那样,就会好的很多,刘丽用她的阳光悄悄点燃每一个人心中的蜡烛,不仅照亮着人的心灵,也温暖着人的心灵。刘丽是一位离我们非常近,就像邻家小妹一样。这种爱心就更加接近我们老百姓,不是高不可攀,不是遥遥在云处,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具有可操作性,对我们来可学习性,捐助一点钱来,捐出一份爱心来,哪怕说出一句善良的话,善良的行为,所以古人就曾经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她就是以善小为一直为,如果把她概念化太政治化,老百姓是不容易接受的,所以真的很希望新闻媒体能够多说点朴实的语言,用真实生动来感染大家。”
公益人谈刘丽
【人物专访】斌哥,男,厦门网络红人,公益人。
斌哥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描述了他心中的刘丽。斌哥说颍上县不是一般的地儿,我知道颍上留下了不凡的历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管仲、12岁拜相的甘罗,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就是这里出生出走的,颍上名人多,所以再出现一个感动中国的刘丽也就不不足为奇了。我是从网上看到的一篇“她这双手,才该让中国男人耻辱!”的博文后,才开始关注刘丽这个名字。我知道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现在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大多数公众人物让人不敢相信,但我坚信刘丽是做善事的,见善思齐,所以我与几位朋友也经常来支持刘丽。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善根未泯,如果通过刘丽的事,激活了人们的善念应该是一件有功德的事。刘丽只是代表了她的过去,她是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我们不要过多地要求她的将来,她就是你的邻家小妹,我们就多呵护她吧。
普通市民谈刘丽
【人物随访】大学生、市民。
福建集美大学学生:刘丽的精神是以小见大,从她做出的平凡事情就能看出她光辉感人的事迹,中国的传统美德就是助人为乐,与人为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够多帮助别人就多帮助别人,不管自己在什么岗位上,自己是什么身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向刘丽学习。
厦门大学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向刘丽学习,学习她那种大爱无疆的品质和情操,在平凡的小事中,不管事情再小,只要去做好,都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有很多收获。
厦门市民:看了刘丽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电视后,作为厦门人我们也很骄傲,刘丽也为你们家乡争得了荣誉,我们永远支持她!